• 您现在的位置: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>> 疾控要闻>> 国内>>正文内容
  • @中山家长,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季!
    作者:中山疾控 来源:中山疾控 发布时间:2023年05月31日 点击数:

    “手足口病”和“疱疹性咽峡炎”一般以5岁及以下儿童多见,手、脚、嘴巴、臀部出现皮疹、疱疹,有的还出现发热,一般要持续7-10天。
    中山市监测数据提示每年4-11月是我市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季节,其中5-7月是发病高峰期,9-10月发病次高峰。托幼机构容易发生聚集性或者暴发疫情。0-3岁学龄前儿童占七成以上,0-5岁儿童占九成以上。我市5月发病数较4月呈上升趋势,目前手足口病综合指数为较高风险。
   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
    是“一家人”吗?
    这两种传染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,近年来,我市流行的优势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6型(简称CVA6)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(简称CVA16)。
    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症状上略有不同,疱疹性咽峡炎一般突然发热和咽痛,疱疹和溃疡多见于扁桃体前柱、软腭、悬雍垂上;而手足口病除有咽喉部位的症状外,还有口周、手脚、臀部等,都可能会出现皮疹、疱疹样的改变。

   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

    容易传染吗?

   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是传染源,在流行期间,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,传染性强,尤其是发病后一周内。该病主要经粪-口途径传播;其次是经呼吸道 (飞沫、咳嗽、打喷嚏等)传播;还可通过接触病人的皮肤、黏膜疱疹液、口鼻分泌物、及被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餐具、奶瓶、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;污染的手是传播中的关键媒介。
    感染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可怕吗?
    大多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轻症,患儿会逐渐好转,变成重症的几率小于好转的几率,是“高发病率、低死亡率”的一类传染病,但仍偶有散发的重症或死亡病例出现,所以家长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进展,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烧(体温38.5°C以上超过3天)、神经系统异常(出现精神萎靡不振、嗜睡、易惊、烦躁或肢体颤抖抽搐)等症状或症状加重, 应立即送患儿到正规医院就诊。
    日常防护如何做?
    1.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。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、接触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、如厕后、进食前,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加工食品前、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,应用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正确洗手,并在洗手后及时擦干。
    2.家长和看护者要保持家庭环境卫生,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。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表面(台面、门把手)、孩子的玩具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。不要让儿童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。
    3.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。
    4.避免接触患病儿童,避免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、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,防止交叉感染。
    5.托幼机构等学前教育培训机构要提高警惕,要严格落实晨午(晚)检、因病缺勤追踪、通风、清洁消毒等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炎的防控措施,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,减少社区散发病例引入校园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。


    供稿:传染病预防控制所 刘君娣

    一审:毛云霞

    二审:李霞英

    三审:黄  诚

    编辑:唐贤哲


   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

    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 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
    地址:广东省中山市东区长江路70号 邮编:528403
    网站备案:粤ICP备15004621号
    技术支持:中山市海之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