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7日是“世界高血压日”
今年的主题是
“精准测量,有效控制,健康长寿”
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,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。在我国,95%左右的高血压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,其发生与遗传、年龄、精神压力、环境因素、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。只有多管齐下,才能有效防治高血压。
几个重要数值要关注
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一直都是140/90毫米汞柱,若要细分也可以分成以下5类(供参考)。
理想血压:<120/80毫米汞柱
高血压前期:120~139/80~89毫米汞柱
高血压1级(轻度):140~159/90~99毫米汞柱
高血压2级(中度):160~179/100~109毫米汞柱
高血压3级(重度):≥180/110毫米汞柱
如何判断是否有高血压?
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,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≥140毫米汞柱和(或)舒张压≥90毫米汞柱,可诊断为高血压。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~7天,平均血压≥135/85毫米汞柱考虑为高血压,建议就诊。
掌握生活方式干预“八部曲”
发现血压高之后,可采取生活方式干预“八部曲”:
1.减少钠盐摄入,增加钾摄入。限制盐摄入量<5g/天,不建议服用钾补充剂(包括药物)来降低血压,在应用低钠富钾盐前,需评估肾功能。肾功能良好者推荐选择低钠富钾替代盐;肾功能不全者,补钾前应咨询医生。 3.限制饮酒。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;若饮酒,成年人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g。 5.运动干预。对于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,推荐以有氧运动(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)为主,每次30分钟,每周至少5次,以抗阻运动为辅(每周2-3次)的混合训练;也建议同时结合呼吸训练与柔韧性和拉伸训练。对于血压未控制者,不推荐进行高强度运动。 6.不吸烟。吸烟对身体一点好处都没有,尽量避免使用电子烟法替代疗法,同时也要避免被动吸烟(二手烟)。 7.保持心理平衡。调整认知,保持积极、乐观的人生态度,积极运动和参加群体活动。 8.管理睡眠。管理睡眠的主要措施有睡眠评估、睡眠认知行为疗法、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。
遵医嘱用药宜早不宜迟
降压药没有成瘾性,需要长期服用。因为每种降压药的剂量和规格都有所不同,而且每个人的血压情况也有所差异,所以服用降压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有任何疑问都要及时咨询医生,不可私自改变剂量,更不能随便换药和停药。
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,不能识别其来源。 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,非商业用途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