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提示
注意防范
节后的第五个工作日
在“过完年再说”的一堆事情
与“节后综合征”
双重碾压下
大家还好吗?

随着大部分人开工或开学
人员流动和聚集现象明显增加
而此时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
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提醒广大市民:
2月需要防范6种疾病!
防病要点
● 推进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。

● 做好个人防护,科学规范佩戴口罩。
● 勤洗手,多通风。
● 注意作息规律,膳食均衡,适量运动,养成健康生活方式。
传染性极强,对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均具有感染力;儿童以呕吐为主,成人则以腹泻居多。每年9月至次年3月为诺如病毒感染暴发高峰期。重点防控场所为托幼机构、学校、厂企等集体单位。

防病要点
校园方面:
● 做好学生健康管理,落实晨午检、因病缺勤登记等工作。
● 做好厨工健康管理,制作食物和分餐时注意防护及手卫生,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应及时调离岗位。
● 做好饮用水管理,定期清洗、消毒供水设施,保障饮水安全。
● 环境清洁消毒:开窗通风、环境高频接触部位(门把手、开关、电梯按钮等)定时清洁消毒。
● 病例管理:出现呕吐、腹泻症状病人,应立即就医并及时隔离,按规范处置呕吐物并做好清洁消毒;如病例持续增多应及时报告当地疾控部门。
家庭方面:
注意个人卫生,养成勤洗手、不喝生水、生熟食物分开、食物煮熟煮透等健康生活习惯。
野生蘑菇(毒蘑菇)中毒
野生蘑菇(毒蘑菇)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,大部分误食后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,视力模糊,以及精神亢奋、精神抑制、精神错乱、幻觉等精神症状,严重的可出现溶血、肝脏和肾脏损伤等,甚至死亡。总而言之,中毒症状严重,发病急,死亡率高。
2月温暖湿润的天气容易导致野生蘑菇大量生长,且人们外出春游踏青活动增多,进一步增加误采、食野生蘑菇中毒的风险。
防病要点
● 千万不要“凭经验”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。
● 不购买、不食用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。
● 如食用蘑菇后出现以上不适症状,要高度怀疑野生蘑菇(毒蘑菇)中毒,应尽快催吐,并立即前往医院就医,不得拖延,否则容易引起昏迷乃至死亡等严重后果。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进食史,携带剩余蘑菇样品,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,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。
四季豆中毒
生(或未煮熟)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素、血球凝集素、胰蛋白酶抑制剂等,若烹调不当往往容易导致食物中毒,中毒主要症状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同时伴有头痛、头晕、出冷汗等神经系统症状。

防病要点
● 烹调前,把四季豆两头的尖及荚丝去掉,并在水中浸泡15分钟。
● 烹饪时宜先焯后炒,使之充分熟透,以四季豆失去原有的 生绿色、食用时无生味和苦硬感为煮熟标准。
● 集体食堂因食物加工量大,翻炒容易受热不均,在烹调四季豆时要更加注意彻底将其煮熟煮透。
供稿: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部
来源:健康中山
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,不能识别其来源。
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,非商业用途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