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市疾控中心提醒: 6月 广大市民需要防范 以下6种疾病 新冠肺炎 全球第四波疫情在低位波动。全球流行优势株Omicron变异株传播力强,境外输入风险将持续处于高水平。 目前,全国多省市本土疫情呈多点散发和点状暴发态势,疫情形势严峻复杂,加之端午假期临近,人员流动性、聚集性将有所增加,我市需高度警惕,持续做好疫情外防输入工作。 防病要点 l 推进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l 做好个人防护 l 做好消毒工作,安全领取快递 l 配合各公共场所的测温、扫场所码、健康码等防疫措施 l 避免中高风险地区出游,非必要不离粤,非必要不离市 特别提醒 1. 疫情风险地区来(返)中山人员,请主动向社区报备并配合当地疫情管理措施。 2.如您从外省市来(返)中山,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,请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及健康管理工作,期间如有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咽痛、嗅(味)觉减退、腹泻等不适症状时,尽早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,并告知医生旅居史,不要自行用药;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,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 流行性感冒 简称“流感”,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通过打喷嚏、咳嗽等飞沫传播,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,主要引起发热、咳嗽、头痛等症状。近期我市监测数据显示,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(ILI%)均高于基线水平,流感风险指数均处于中风险。 防病要点 | 接种流感疫苗,减少重症发生 |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 | 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| 尽量不到人多拥挤、空气污浊的场所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 均由柯萨奇病毒、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导致的传染病;主要通过患者的粪便、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或使用患者用过的毛巾、水杯、牙刷、玩具等间接接触传播。尤其在幼托儿童和学生人群中,低年龄组学童因为个人卫生意识弱,容易通过生活密切接触导致肠道病毒的传播。托幼机构等学前教育培训机构和小学低年级是高风险场所。 防病要点 | 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 | 勤洗手,做好个人卫生 | 多开窗通风,保持环境卫生 | 接种疫苗,以防重症 水痘 是一种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多见于儿童,冬春季高发,易在集体机构引起暴发。可通过水痘患者咳嗽或打喷嚏在空气中传播,也可以通过接触水痘患者的水疱传染。 防病要点 | 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预防水痘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,免疫程序为接种2剂:12月龄-24月龄接种第1剂,4岁-6岁接种第2剂;未完成2剂者,建议补齐2剂(≤14岁人群两剂至少间隔 3个月,≥15岁人群两剂至少间隔4周)。多数人接种疫苗后不会感染水痘,即使感染症状也较为轻微,出疹较少,发热的可能性较小,且恢复更快。 | 患上水痘应立即隔离至所有疱疹干燥结痂(隔离时间一般不少于出疹后14天),并同时报告学校。 | 保持患儿居室通风,衣物、被子、用具等应用太阳暴晒、煮沸等方法进行消毒。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,降水较多,空气潮湿,食物易发霉、变质,滋生细菌及其他有害生物。预计6月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风险进一步增大。 防病要点 | 日常注意家中食材的保管,以防气温升高或存储不当导致食材变质或受到致病菌污染。 | 外出就餐应选择正规的餐饮场所。 野蘑菇(毒蕈)或河豚鱼等食物中毒 ⚪ 野蘑菇(毒蕈)中毒 6月我市处于雨季,温暖湿润的天气容易导致野蘑菇(毒蕈)大量生长,且端午假期人们外出游玩踏青活动增多,进一步增大了采摘野蘑菇(毒蕈)误食中毒的风险。今年2月份以来,广东省多个地市已发生了多起毒蘑菇中毒(毒蕈)的事件,大家应提高警惕。 ⚪ 河豚鱼中毒 我省既往监测数据显示,河豚毒素中毒主要以误食河豚鱼为主,河豚鱼来源多为渔民野外捕捞,中毒事件多发生于家庭,需警惕食用河豚致病死亡的风险。 防病要点 | 市民千万不要 “凭经验”采摘和食用野蘑菇(毒蕈)。 | 市民应购买正规途径进货的市售鱼类等水产品,切勿购买不认识的或无法辨别的水产品,避免误食中毒。 中山市卫生健康局编辑部 编辑:刘姝晗 二审:李永昌 三审:陈伟铭 来源:健康中山 部分内容有删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,不能识别其来源。 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,非商业用途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