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经规范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,尿酸的清除速度长期慢于产生速度,尿酸盐晶体沉积在软骨、滑膜、肌腱、软组织及其他任何地方,形成痛风石。 痛风石可造成不可逆性的骨质破坏和关节损害,或压迫神经引起腕管综合征、神经根病,也可在皮肤破溃后发生感染。合并痛风石者生命质量明显下降。 痛风是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。 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同时视个体差异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。 1 、非药物治疗 建议患者调整生活方式,包括: ①戒烟、限酒; ②减少高嘌呤、高果糖饮食的摄入; ③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; ④大量饮水(每日2000ml以上); ⑤控制体重; ⑥规律饮食和作息; ⑦规律运动,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。 2、药物治疗 因可能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及某些药物使用禁忌症情况,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尿酸药。 3、外科治疗 目前的降尿酸药物足以使大部分患者血尿酸达标并溶解痛风石。 外科治疗还存在伤口难以愈合、感染风险,因此考虑外科治疗的患者请到正规专科医院就诊。术后也应强调规范降尿酸治疗使血尿酸水平维持在300μmol/L以下。 痛风是长期体内尿酸增高的结果,痛风患者通过饮食和药物治疗后,使体内尿酸浓度降低,并且最重要的是将原先沉积在体内的尿酸结晶溶解后,如果坚持健康生活方式,那么是完全可以达到临床“治愈”痛风的。 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、血尿常规等,如出现皮疹,则应及时停药和就医。 『1』不要快速降尿酸: 尿酸突然下降→痛风发作; 『2』部分药物可致痛风发作: 利尿药、吡嗪酰胺、阿司匹林可减少肾脏尿酸排泄/尿酸生成过多可致痛风发作; 『3』暴饮暴食摄入大量的嘌呤可致痛风发作; 『4』大量饮酒,产生大量嘌呤/乳酸合成增多/肾脏排泄减少,血尿酸升高/溶解度下降可致痛风发作; 『5』过度饥饿,乳酸、有机酸产生过多,PH下降,尿酸溶解度下降/肾排泄尿酸减少,血尿酸升高可致痛风发作; 『6』剧烈运动/无氧运动,乳酸产生增加,PH下降,尿酸溶解度下降/肾排泄尿酸减少,血尿酸升高可致痛风发作; 『7』夏天吹空调/冬天手足受凉,手足关节局部血循环缓慢/温度下降,血液流速减低/温度变化溶解度下降,血尿酸容易沉积在关节等处可致痛风发作; 『8』凌晨→夜间皮质激素低谷;睡眠时体温降低(四肢可低到30℃);夜间缺水;都可致痛风发作; 『9』长途步行/扭伤,诱发关节内肿胀、积液增多,休息时关节滑液中的游离水分很快流失,关节滑液内尿酸盐水平突然升高可致痛风发作; 『10』应激状态/精神紧张(过度悲伤、恐惧、沮丧、紧张等应激事件),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,血尿酸排泄增多/内环境变化可致痛风发作; 『11』过度疲劳及作息紊乱,机体能量消耗殆尽、代谢产物堆积,血尿酸排泄减少,血尿酸升高可致痛风发作; 『12』过度摄入含果糖食物,果糖代谢产生大量嘌呤/影响尿酸排泄,血尿酸骤然升高可致痛风发作。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,不能识别其来源。 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,非商业用途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通过降尿酸药物,可使痛风石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降至300μmol/L以下(目标值)并长期维持。
痛风石的外科治疗适应证应严格把握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